“舊歷的年底畢竟最像年底,村鎮(zhèn)上不必說,就在天空中也顯出將到新年的氣象來!濒斞赶壬凇蹲8!芬晃牡拈_頭這樣寫道。春節(jié)新年氣象濃的原因自有很多,不過,穿新衣、吃好飯、放鞭炮等是最具象征意義的符號。
由于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,穿新衣、吃好飯在城里人眼中已變得越來越平常,而十余年來,比較可以增加“年味兒”的鞭炮在全國許多城市處于被禁之列。最近一兩年,借著“年味兒”的呼喚,煙花爆竹終于克服重重阻力,在部分城市得以重見天日。從煙花爆竹的“禁放”到“開禁”,引起人們對傳統(tǒng)民俗的傳承、如何興利除弊和提高政府施政能力等問題的思考。
有人享受“年味兒” 有人命喪黃泉
煙花爆竹在許多城市逐步“開禁”,鞭炮又開始熱銷。 山東省有17個城市規(guī)定禁放煙花爆竹,前后持續(xù)了10年左右的時間。近一兩年,各城市又在逐步“開禁”。其中濟南市2005年春節(jié)取消了燃放禁令;而17個城市中最后堅守禁令的濟寧市,也于2006年春節(jié)到來之前宣布解禁。
山東省煙花爆竹協(xié)會秘書長陳虹對此評論說,我國幾千年來傳承的“爆竹聲中辭舊歲”,在中國人的腦海里有著深深的烙印,無論是過春節(jié)還是辦喜事,如果沒有爆竹聲聲,會感到有很大的缺憾。在禁放的這些年,有的城里人甚至想出了在辦喜事時用爆米花的聲音增加熱烈氣氛的“絕招”。
煙花爆竹的“開禁”,彌補了年味兒變淡和喜慶氣氛不足的缺憾。但在這個過程中,有人享受著“年味兒”,也有人對隨之而來的噪音、空氣污染不勝其煩,更有人自己或家人被鞭炮炸飛手指、炸瞎眼睛,甚至要吞下因鞭炮而失去親人的苦果。
1月16日下午,剛剛“開禁”的濟寧市,一位14歲的少年在燃放鞭炮時不慎將手中拿著的一枚雷管引爆,結(jié)果左手三個手指被炸得血肉模糊,不得不截除;面部和眼睛也被炸傷,面臨者失明的威脅。
在剛剛過去的農(nóng)歷小年,濟南市的鞭炮聲響個不停,但當(dāng)晚全市各醫(yī)院接診了十位由于燃放鞭炮造成眼外傷的病人。
2005年的農(nóng)歷大年初一,淄博市一位姓董的年僅20歲的小伙子到樓下放禮花彈,因禮花彈沒有按時爆炸,他彎腰前去查看,不料這時禮花彈突然爆炸,擊中了他的左頸部,后因搶救無效命喪黃泉。
據(jù)濟南市公安局統(tǒng)計,2005年濟南市從煙花爆竹“開禁”的第一天到正月初七,全市各醫(yī)院共收治了近300名因燃放煙花爆竹被炸傷的人員。其中179人手部受傷,71人眼部受傷,18人頭部受傷,其余人是面部、足部等部位被灼傷、燒傷。其中山東大學(xué)第二附屬醫(yī)院收治的一名11歲男孩,也是在察看未響的鞭炮時,鞭炮突然爆炸,被炸傷眼睛,最后被迫摘除一個眼球,造成終身殘疾。
濟南市安監(jiān)局的一位干部說,因放鞭炮受傷乃至因此而喪生的是少數(shù)人,但這些人對他們的家庭而言就是全部,而這種痛苦對每個人來說都是終生難愈的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