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|
仁川亞運會今晚就要落幕,組委會扒拉著算盤看賠了多少,媒體卻在做著同一篇文章:無人喝彩的亞運會出路在哪里?
辦亞運會是一筆賠本的買賣,這已經(jīng)是不爭的事實。從開始到現(xiàn)在,賠錢辦亞運幾乎是歷屆亞運會的必然結(jié)果。到本屆仁川亞運會更是情況不妙,當?shù)卣{(diào)查機構一項調(diào)查結(jié)果顯示,過半的人對亞運會不感興趣,賽事門票僅賣出18%,偌大的場館內(nèi),僅有稀稀拉拉的看客,就連閉幕式的門票也要實行攤派來填位子……“老字號”的亞運會似乎進入了關張的節(jié)奏?
亞運會該不該辦?筆者認為答案應該是肯定的。一方面,作為世界上規(guī)模最大的區(qū)域性體育賽事,舉辦亞運會無疑能極大地提高東道主在世界范圍的認知度和影響力,這也是為什么印尼明知要賠錢,也樂呵呵地替補了退辦賽事的越南;再則,對于亞奧理事會大家庭45個成員而言,也許我們已經(jīng)拿金牌拿到手軟、麻木,但其中至少三分之二的成員還沒嘗過奧運獎牌的滋味呢,能取得一枚亞運獎牌,或許是他們一生的夢想。從這個角度看,亞運會的存在也是必要的。
但很現(xiàn)實的一個問題也擺在了面前,那就是亞運會越來越不受人待見,關注度低。為何如此?筆者覺得,與奧運會的同質(zhì)化、缺乏自身特點是亞運會之路走不寬的一大原因。在舉辦形式、項目設置大多一樣的情況下,亞運會相比奧運會,缺乏明星、懸念、頂級競技三大因素?梢韵胂,賣著同樣的東西,你的產(chǎn)品卻沒有人家的好,任你大聲吆喝,也吸引不來眼球的。亞運會雖然也有奧運冠軍助陣,其實真正能夠稱得上大腕的寥寥無幾。仁川亞運會,被炒得耳朵起繭的孫樸大戰(zhàn)占據(jù)了不少頭條,現(xiàn)在看來更像一場游戲一個笑話。鍛煉新人是不少參賽隊參加亞運會的目的,奧運會才是他們的終極目標。在“練兵場”你想看到真槍真刀、你死我活的刺激場面,怎么可能?
亞運會還會辦下去,新一輪的申辦也將開始。但“精打細算”不應該是舉辦亞運會的主牌,或許,在形式和設置上來個創(chuàng)新,把觀眾拉回來才是組委會最該考慮的問題。
注:以文章含有附件 |
|